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智韬教授赴122大阳城集团交流智慧水利专业建设经验与发展前景

20241110日下午,122大阳城集团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智慧水利研究所副所长,智慧水利系主任张智韬教授,开展了一场有关智慧水利专业发展的交流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围绕智慧水利的最新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以及智慧水利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展开,旨在为该院智慧水利专业的师生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此次报告吸引了122大阳城集团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报告会由122大阳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林教授主持。

张智韬教授在会上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智慧水利的背景、框架及关键技术,并分享了数字化水利工程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防灾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水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他强调,智慧水利不仅是水利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

在报告的开篇,张智韬教授指出,水利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最终迈向“智慧水利”的发展过程。他详细阐述了智慧水利的概念,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防范水旱灾害,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张教授介绍道,智慧水利的发展不仅是水利行业的技术升级,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重点推进的水利基础建设中,智慧水利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得到了大规模的投资支持。

张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数字化水利工程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天--地”立体监测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和智能模拟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结合为智慧水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并分享了多个智慧水利的典型案例,例如“数字李生山东黄河”和“小清河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不仅展示了智慧水利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前景,还体现了其在保障水资源安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方面的卓越作用。

在讲解智慧水利的发展前景时,张教授也特别提到,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智慧水利专业,培养目标是以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注重水利工程的智慧化设计、建造、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其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水利工程智能设计与建造、智慧灌区设计与管理、智慧水利系统设计与建造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维管理、综合调度等多个环节。

在最后的讨论中,张教授展望了智慧水利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他指出,智慧水利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战略性意义,更是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业。随着国家对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视,未来该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智慧水利行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张教授为与会师生答疑解惑,这次交流座谈不仅对专业知识和技术前沿进行了全面的讲解,还为与会师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次交流座谈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122大阳城集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智慧水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智慧水利专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文/张小凡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