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先进技术手段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在土木工程领域环境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结构耐久性与防护加固、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等研究方向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和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应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循学术论理,坚守学术诚信,秉承科学严谨的学生态度,担当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具备创新意识和。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5.身心健康,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一)学科简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服务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办公室将原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测绘工程专业硕士进行统筹,统一命名为“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土木水利”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是指所应用的新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维修、量测等技术活动。122大阳城集团针对南疆特殊的气候和土壤地质条件,坚持长期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并在环境岩土工程灾害与防灾、工程结构耐久性与防护、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等方向形成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
(二)研究方向
根据南疆地区的实际需求结合122大阳城集团实际,拟开设以下4个研究方向:
1.寒旱区环境岩土工程防灾减灾
针对南疆大面积分布的盐渍土及其引起的环境岩土问题,开展以下研究:盐渍土物理力学特性与工程分类、盐渍土水盐迁移理论、盐-冻胀变形机理、交通基础设施破坏机理及工程应用、地下工程灾变机理及工程控制、水工结构病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和岩土工程灾害智能预警技术等。
2.寒旱区工程结构耐久性与防护加固
针对南疆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盐渍土环境引起的工程结构耐久性问题,开展以下研究: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工程使用寿命预测和工程结构防护加固技术等。
3.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
为进一步提升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结合南疆地区特殊环境,针对建筑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城市污泥、道路固废、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问题,开展以下研究: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材料、新型节能建筑材料、有机固废全组分清洁转化及安全利用新技术、建筑垃圾智能精细分选与升级利用技术、工业固废大掺量制备装配式预制构件技术以及相应的新装备研发等。
4.寒旱区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技术
针对南疆地区特殊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防灾减灾需求,开展以下研究:工程信息模型、智能设计、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管理等。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阶段采用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集中在校授课,授课时间原则上为第1、2学期,为保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课程学习尽可能在第一学期完成。同时,注重实践实习环节培养,实践实习环节累计不少于6个月,实践实习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或校内实验实践基地完成。
2.课程教学过程鼓励运用研讨式授课、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过程鼓励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工作。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有效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3.研究生的培养由导师具体负责指导,学院负责监督、检查。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外导师为第二导师,共同负责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开题报告、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和工程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课程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专业实践节6学分。跨专业研究生及同等学力研究生须补修的本科主干课程2-4门,不计学分,由导师指定课程。
(二)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课程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课程学习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课程目录
类别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适用方向 |
总 学时 |
理 论 |
实 验 |
必 修课 |
公 共 课 |
MX561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0 |
36 |
36 |
0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MX631003 |
硕士英语 |
3.0 |
60 |
60 |
0 |
1 |
考试 |
MX56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0 |
18 |
18 |
0 |
1 |
考试 |
MY381001 |
工程伦理B |
1.0 |
16 |
16 |
0 |
1 |
考查 |
专 业 课 |
MX752004 |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所有方向 |
MY402004 |
数值计算方法 |
2.0 |
32 |
24 |
8 |
1 |
考试 |
MY352002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A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MY382007 |
高等土力学 |
2.0 |
32 |
32 |
0 |
1 |
考试 |
MY382009 |
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选 修课 |
公共课 |
MX561005 |
简明新疆地方史专题 |
1.0 |
18 |
18 |
0 |
1 |
考查 |
所有 |
专业课 |
MY382008 |
材料物理化学 |
2.0 |
32 |
32 |
0 |
1 |
考试 |
所有方向 |
MY382027 |
弹塑性力学 |
2.0 |
32 |
32 |
0 |
1 |
考试 |
MY382028 |
3S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MY382010 |
领域前沿专题报告(土木方向) |
1.0 |
16 |
16 |
0 |
1 |
考查 |
MY382011 |
结构试验与测试技术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MY382012 |
环境工程地质学 |
1.0 |
16 |
16 |
0 |
1 |
考查 |
MY382013 |
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 |
1.0 |
16 |
16 |
0 |
1 |
考查 |
MY382014 |
高等混凝土结构设计 |
2.0 |
32 |
32 |
0 |
1 |
考查 |
MY382015 |
高等基础工程 |
1.0 |
16 |
16 |
0 |
1 |
考查 |
必修 环节 |
MX753002 |
专业实践 |
6.0 |
|
|
|
1-4 |
|
所有方向 |
MX753003 |
学术活动 |
1.0 |
|
|
|
1-4 |
|
MX753004 |
文献阅读 |
1.0 |
|
|
|
1-4 |
|
|
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 |
/ |
|
|
|
1-4 |
|
六、培养环节
(一)个人培养计划制定
个人培养计划(一)须在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在导师(导师组)的指导下完成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二)须在开题前在导师(导师组)的指导下完成制定。培养计划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在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二)专业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按要求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报告,由学院负责审核,审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没有参加专业实践或审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应学分。
(三)学术活动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参加11次学术活动(听取本学科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至少参加1次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或学术道德讲座等),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不包括论文开题报告)。每次学术活动要有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注明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四)文献阅读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为扩大专业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导师要重视硕士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完成一篇3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五)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
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提升艺术修养,提高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七、学位论文
(一)选题
研究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在第二学期内确定学位论文课题方向。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设计与开发、可研报告、发明专利等,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题报告与论证
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学期完成。研究生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开题报告,确定论文课题。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需经所在工程领域的领导小组和“双导师”审核通过。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三)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四)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太阳成集团122cc官网入口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中对一级学科硕士发表学术论文相关要求执行。
(五)中期考核
第三学期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研究生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切实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六)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太阳成集团122cc官网入口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且取得相应学分,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获得毕业资格的硕士生,符合《太阳成集团122cc官网入口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中对获得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九、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方向 |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所有方向 |
1 |
建筑结构学报 |
中国建筑学会 |
必读 |
2 |
岩土工程学报 |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 |
必读 |
3 |
岩土力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必读 |
4 |
土木工程学报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必读 |
5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清华大学 |
必读 |
6 |
工程科学与技术 |
四川大学 |
必读 |
7 |
建筑材料学报 |
同济大学 |
必读 |
8 |
硅酸盐学报 |
中国硅酸盐学会 |
必读 |
9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Elsevier |
必读 |
10 |
Soils and Foundations |
Elsevier |
必读 |
11 |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
Elsevier |
必读 |
12 |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lsevier |
必读 |